您的位置:首页 >丰润课堂>教海探航>详细内容

教海探航

《相同图样排排队》教学设计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20 11:4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相同图样排排队》教学设计

永丰小学 李立静

教材分析:

《相同图样排排队》(又称二方连续图案)是苏少版美术教材第3册第4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该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案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图案的排列规律,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材料与方法制作图案,技法要求不必复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形成认真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美,并养成用自己的眼光诠释美、创造美的好习惯。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设计,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是很强。因此,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二方连续纹样设计的专业术语巧妙转化成儿童化的语言,引导学生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剪剪、贴贴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进行相同图样排排队(二方连续)的设计,鼓励创新,努力使每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特点,找一找生活中的二方连续纹样,结合各种材料用巧妙有趣的方法制作二方连续纹样。

过程与方法:在用各种材料用不同方法的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认真细致的态度。

情感与价值观:在欣赏、构思、组合、创意的过程中体验图案的秩序美,培养学生将艺术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方法,会制作二方连续纹样。

教学难点:

掌握图案组合的规律,用多种材料和多样创意完成二方连续纹样的创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彩纸、树叶、废旧材料等。

学生准备:树叶、彩色软纸、剪刀、胶棒等

教学方法:

本课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主要流程是:充满神秘的魔术演示,揭示课题→形式各异的图案,提升美感→作品欣赏,启发创新→创作作品、激趣求美。

教学过程:

一、充满神秘的魔术演示,揭示课题

1.师在衣服袖子里藏有一张图片,通过观看前三个形象来猜测后面的形象是什么?

  060aa7e6fb574bf599e03e06d5533ebe.Png

2、揭示课题。像这样相同的图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有秩序地向两个方向重复排列起来,就是今天要学的“相同图样排排队”,美术上叫二方连续图案。(PPT第一张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该环节抓住儿童爱看魔术的心理特点,通过边抽边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轻松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找规律中,初步接触二方连续。

二、形式各异的图案,提升美感

1、观察图案欣赏美

19e356828ab14a88a088ba32b7a7715f.Jpeg798a611936484193b0fada8f8883023f.Jpeg(1)器物。我们的祖先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用二方连续装点生活用品了。(课件展示原始社会的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彩陶瓮)

        

7a49db7927314dd29b58f5ac8a3926b8.Jpeg679c2a6a482048f282e879074a46b7b4.Jpeg随着时代的进步,物品上的装饰图案更细腻、精致。(课件展示汉代的漆盘,元代青花瓷瓶)。

ce4df70d69ea4dcdb62deae7cc9ecf36.Jpeg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用二方连续装饰陶瓶。(课件出示古希腊陶瓶。)

  

fb15f8e040ed459098e26fafbb098f4b.Jpeg9233b3b8338b460896e378ccbe713047.Jpeg(2)建筑(新巴比伦城伊什塔尔城门、新疆维吾尔族房子)

   

3)现代生活中,二方连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加追求简洁、大方、色彩搭配和谐。说说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二方连续?(课件出示衣食住行图片)。 

e258611ee2d043368fe45ab387557c1b.Jpegd495db8f9ecf49c6a1f283a08bba1105.Jpeg【设计意图】课件展示古今中外二方连续装饰的物品,图案的形式美要素作为一种隐性的文化知识呈现,它蕴涵在架构的多元文化的情境中,学生在寻找发现图案的过程中体会二方连续带来的形式美感,开拓视野。

2、探索规律理解美

e1fc57bec0bf4ab4a6a6cb37631d815a.Png学生探索纹样规律。出示六只小鱼图案,请学生上台排一排,比一比的排列方式多。(学生探究二方连续重复排列的规律。)

体会排成的新形式给人的感觉。)(课件出示图片,并板书)

 A 水平式:单独纹样呈水平排列,可以是同向或反向排列。水平式具有平稳、宁静的艺术效果4f6ca5370f544e4ea0bdf05ca5e6ce60.Png

B 直立式:具有稳定、庄重、和谐的艺术效果。

ada9c2eda87145cc870037401f5e35e3.Png

849f5acd10804db1b231d1f2bc9770ee.PngC 斜线式:单位纹样向左右均可倾斜,斜线式活泼,富于动感。

D 波浪线式:单位纹样排成波浪线式,具有优美、流畅、欢快的运动美感。d0e36c7d942d464eaa8a1554565e0d6e.Png

d55d1e837dd349d7af6acc173edc6a96.Png③小游戏,玩一玩。请学生找出被遮住的地方该是什么图案?出示课件第10-12张,继续做游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利用身边的工具给图案排排队。(出示课件第13-14张)

【设计意图】通过排队游戏唤起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以便学生用教师架构的生活经验支架,自己探索出二方连续图案形成的规律,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作品欣赏,启发创新

1.绘画。二方连续是一种图样向上下或左右排队的图形,绘画最难的在什么地方?(画许多同样的单独纹样。解决方案:复写纸印、描一描)

1c94e5ea942a40868b05c10360409404.Jpeg你还想到用什么方法制作?

2、水粉拓印。

f915b3ddb63544968e442be39cc5f0df.Jpegec472e0c6a8648c7a39786b0465c5dcd.Jpeg3、实物拼接。

4、剪纸。老师示范剪贴(连续图案剪法)。

(1)折纸条:取一张长条纸连续折几次.

(2)画纹样:用铅笔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

(3)剪纹样:沿所画纹样的轮廓剪。(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剪刀不要伤手,更不要碰到别人。)

fa96bfcee860460d8daaf63494da1b26.Jpeg(4)展开粘贴: (多张纸重叠剪出的单个图形排列,可以贴出漂亮的二方连续纹样。)【设计意图】该环节让学生再次体会二方连续纹样的装饰美,同时给学生以制作方法的启迪。 

、创作作品、激趣求美

1.课堂练习设计请先想一想(1)设计什么相同图样?(2)怎样排列?(3)色彩的搭配?作业形式不限。(课件第17页)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充分利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表现方法进行美术创造,使学生的个性和共性都得到充分的显示与发挥,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2.评价展示

学生作品展示之后,在互相交流评价的基础上评选出“最佳创意奖” 、“最佳制作奖”和“进步奖”(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交流评述,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强调儿童作品的好坏和艺术作品的外观表现上,应该发掘儿童内心深处的乐趣,树立“只要努力,就会取得好成绩”的健康心理,培养儿童对美的热心追求及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态度。)

3.课后拓展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和欣赏评述,培养学生评价的能力和“物以致用”的意识。

板书设计:

5942a30bcb8c4f89ba47f93bc48ca54c.Png18f936120b884d038b5b7608283877df.Png相同图样排排队

29710e1bbd754fd19a84f0d9b91cef69.Png8e8f01a37a704d65b50981123839fd98.Png

解决重点难点的要点

二方连续图案美感及规律的体验是本课的难点,用动画中动物排队唤起生活中的排队经验,让学生用教师架构的生活经验支架,自己探索出二方连续图案的规律,巧妙的实现了体验二方连续图案美感及规律的目标。

学生在设计二方连续图案时要画许多同样的单独纹样,比较困难。让学生用剪贴、拓印、实物拼摆等多种方式完成设计制作,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降低了学习难度。

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拼摆的作品不便于展示,提示学生用胶水粘一粘或者用线穿起来展示。

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对内容和学习过程有浓厚的兴趣。

能否体验到二方连续图案的美感。

是否掌握了二方连续图案制作技巧。

教 学 反 思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二年级学生对于二方连续排列规律以及对二方连续审美特点的理解,仅靠老师的讲解是枯燥的,于是本课中我设计了多个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

第一,在激趣导入时,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边抽边猜的魔术形式,让学生注意图案的规律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第二,自主探索阶段,通过用单独纹样“鱼排队游戏”让学生自主探究排列规律,把学生的能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发现多种排列规律

第三,作业创作阶段,这当中教师仅仅示范了最难的折叠剪纸法。为了真正体现二方连续纹样“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让学生装饰美化生活用品,将美术融入生活。在相互评析中启迪智慧,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在课后经教研员指导后,发现本课不足之处有二:一、作业时学生大多选择剪纸方式,但由于教师范画和教学游戏时图案多是纵向和横向,导致学生最后作业也是这两种形式,教师应在教学时启发学生创新多种多样的排队方式,如圆形、三角形等等。二、受学生感受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制约,难以将图案的设计制作与形式美做到完美统一。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