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路上,你我同行
智慧路上,你我同行
——记扬州班主任高峰论坛培训学习
烟花三月,春暖花开,3月30日,我校3名青年教师一起赴扬州参加为期一天半的“从规范管理到文化浸润——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班级建设高峰论坛”。此次论坛,名家云集,来自海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经验丰富的一线班主任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心得,对于学员来说,颇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之感。
3月31上午论坛首先迎来了荣获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大不列颠帝国勋章”、全美最佳教师奖、被誉为美国“最好的老师”——《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先生,雷夫先生建议大家“成为你想让你学生成为的那个人。”让我们受到了灵魂的冲击,反思自己的言行与品德。雷夫结合自身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娓娓道来。他向我们证明了教师可以成为优秀的研究者,一个老师有能力改变一间教室、一些孩子,班主任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助力者,当然一个老师也可以成就自己的幸福人生。他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分享自己的教学乃至人生的智慧,用他的幸福感染我们,同时,他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班主任自身能够走得多远,能够带领孩子走到多远。最后,北京教育学院迟系新教授总结到:我们都和雷夫做着同样的事情,他用的教育方法我们都用过,遇到的困难我们也天天面对,关键在于如何去思考,去发掘,去坚持我们的“创见”。一个上午的讲座如梦幻般久久留存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冲击着、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31日下午在小学分会场,我们南京的杨瑞清校长围绕“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这一主题给学员们做了一场令人感慨万千的讲座。杨校长抛出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这一大问题,阐述了行知教育从寻找一条理由——做良师,重联合,不伤害,到继续寻找——一个标志,一种模样,一句口号的发展历程,让学员们获益匪浅。
来自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陶红梅老师与学员们分享了她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在她26年的班主任工作当中,与学生建立了很多有效的交流方式,本次论坛,陶老师以她的“陶老师日记”为例,让学员们理解教育是灵魂与灵魂的窃窃私语,生命与生命的交汇互动,心灵与心灵的融会贯通。
4月1日主要是青年班主任向学员们分享各自的经验,为学员们成为更好的班主任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实践经验。来自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徐欣悦老师分享了她的“价值引领下的合作小组建设与升级”,通过班级评价制度的“四有”标准(即“有标准、有目标、有培训、有反馈”),让评价成为一个思想教育的过程,一个文化浸润的过程,一个心灵成长的过程,一个让孩子们受益终身的过程。来自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的宋为老师,提出班级教育格局是具有两条路径的,这两条路径被生动的称之为教育的“任督二脉”,“任脉”指的是走进学生心灵平衡好学生的学与玩,实现教学相长;“督脉”指的是凝聚学生家长,使家长发自内心地理解、支持老师,促进家校教育协同。来自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的沈磊老师,提出有效的沟通,要讲究方法,要适时,要真诚,更要多倾听、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借助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科学指导,良好的师生关系便会在情景记忆中不断建立。来自南京市五老村小学的大队辅导员章爽爽老师给学员呈现了她们学校的特色活动,提出班主任除了专业化,还要智慧化!4位老师接地气的讲座,赢得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最后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丁榕老师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演讲将本次论坛推向高潮,丁老师认为当好班主任的秘诀就是爱心和用心相结合,作为一名74岁的老者,丁老师在教育生涯中,都在做最好的自己,做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的老师,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的老师。丁老师朴实又动情的演讲,让学员们数次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确实风景迷人,但是,更让我们回味的,是那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教育故事,一场场触人心灵的教育演讲,短短一天半的论坛,我们学习了方法、开拓了思路、坚定了信念。教育既然是一个人影响一群人,我们便需要成为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们成为那个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让我们班主任一起走上永不止步的成长之路。
此次扬州学习之旅归来后,我校3名青年教师学习归来,和学校其他班主 任分享此次培训经验。